甘北林处长在2009年北京市中小学校体育工作总结会上的讲话

时间:2009-04-14 来源:田联阳光

甘北林
二〇〇九年一月九日

--------------------------------------------------------------------------------

      今天上午,六位同志向会议做了工作汇报。体育美育处的郑淑媛和宋玉珍同志分别总结了2008年北京市的学校体育和卫生工作,并介绍了2009年的工作思路;学校体育研究会、中小学体协、教科院基教中心、学生活动中心的负责同志也分别向大家汇报了一年工作。在他们汇报的基础上,我来谈一点体会并提出几条要求,共23条意见。

 

    一、结合北京实际,制定贯彻中央7号文件的实施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央7号文)发表当天,市委书记刘淇同志就在市委常委会上要求全市认真学习,制定北京市的实施意见,并要求凡是中央文件要求达到的标准,北京市都要高于全国标准;凡是中央文件要求按时完成的任务,北京市都要提前于全国的时间完成,首都应当为全国作出表率。市教委牵头起草了实施意见,在广泛征求北京市各有关委办局单位的意见后,于2008年4月8日由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开发表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市委6号文件)。《实施意见》要求全市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要求,抓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有利契机,把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工作,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作为提升首都市民素质、构建“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的重要内容来贯彻落实。其中最重要的是《实施意见》提出的北京市总体目标:“到2010年,实现全市青少年学生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学校体育卫生办学条件达标,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达标,青少年体育运动开展情况和体质健康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通过3年左右时间的努力,肥胖、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基本消除营养不良的现象。”


    作为对市委6号文件的支撑措施,08年市教委已经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同时为更好地落实北京市6号文件精神,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在市教委的牵头下,正在筹建由教育、体育、卫生、共青团等十几个部门共同参加的市、区两级青少年体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近几年,我们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贯彻完成市委6号文件的规定和要求。希望我们各区县的科长们一定认真组织学习,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中央和北京市委的文件精神,并结合本地区具体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水平。

 

    二、关于建立科学的学生健康评价机制
    按照中央和北京市委的文件要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今后将成为衡量学生健康状况的基本或主要指标,更应当成为衡量学校体育工作状况的基本或主要指标。今天我想谈的就是如何建立起对广大学生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过去这些年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主要是什么?是考试、是分数、是升学!对学校的评价机制是什么?是升学率和升重点率!甚至对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机制,也是升学率和升重点率!至于素质教育改革,喊了十几年,到今天什么是素质教育依然没搞清楚,更没有干明白,反而是在应试型教育体制的轨道上越跑越快,学生课业负担越改越重,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不断下降。这也正是中央7号文件出台的背景和理由,也是我们北京市委出台实施意见的背景和原因。当然这也是我们现在一定进行调整和改变的对学生的评价机制的原则。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首要目的就应当是学生的身心健康,再像现在这样把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主要标准就是在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今后我们积极应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全面推广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对广大学生的健康评价标准,这才是贯彻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为此,市委6号文件要求“每年举行一次全市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从2007年开始,我们按市委要求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测试赛,并向媒体和社会各界公布了测试结果,每次都经过新闻媒体的炒作而在社会上引起轰动。

    测试赛因为受到人数(每区县三个基本班)、时间限制(必须在一天内完成),测试结果不可能完全反映出各区县的真实情况。测试赛开展的目的旨在引起各区县政府和学校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视,提高社会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调动区县和学校加强体育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各学校开展体质测试提供参考和借鉴。


    教育部一直对我们北京市的体质健康测试赛高度肯定,一直试图在全国推广北京市的做法,现在教育部的09年工作计划中已作出决定,在2009年将组织全国的体卫处长到北京开工作会议,同时观摩北京市第三届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


    2008年10月我市举办了“第二届北京市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测试结果显示,去年的体质健康指标冠亚军密云县和海淀区蝉联了辉煌,去年的全市倒数第三名东城区今年取得了排名全市正数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媒体称是“绝地反击”。我认为这三个区县取得的成绩并不是偶然,是来他们坚持开展学生身体健康工程,加大监督力度,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的直接反映。但我知道有人不服气,可是我相信,09年我们再次举行的测试赛,会有其他更加努力的区县追上来,但这三个区的成绩依然会名列前茅。我们这个测试是能够反映实际问题的。

    在08年测试中我们增加了学生体重和视力超标的测试和排名,这是北京市青少年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指标。效果非常明显,确实反映出我们当前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作为保健所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我们将持续对两项指标进行重点检查,监督、建议和指导。


    一年来各区县也已陆续在所辖学校开展了测试活动,对于推动新《标准》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执行,体质健康指标今后将成为衡量学生健康状况的基本或主要指标。但目前我们数据上报工作却不能令人满意,今天我们在会上公布了各区县上报数据的情况,工作有好的有很不好的,希望各区县高度重视,积极组织上报数据,并且应当注意上报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可以说,此项工作是一件非常严肃的工作,是我们今后学校体育的一项主要工作,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另外,北京市即将出台的三好学生标准,将把评选三好学生身体好的标准明确为体质健康标准优秀。这也是我们正在进行改变的对学生的一个评价机制。


    下一步我们还将开展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规定的评选“阳光体育奖章”工作和“北京市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证书”的评选工作,目前我们正在研讨制定有关评价标准和办法,争取尽快发布文件。相信即将连续出台的有关评价机制的改革举措,会逐步对素质教育产生正面影响和推进作用,对全社会形成良好导向,对广大学生加强体质健康产生激励作用。

 

    三、重视体育教学,确保教学质量
    为进一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发挥体育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同时也为了深化体育教学改革,逐步构建我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新体系,市教委与市教科院于2008年9月制订并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意见》。《意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常态教学,回归真实的教学,进一步加强了对体育课堂教学的管理力度,确保了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了全体学生都能够健康全面成长的培养目标完成。这个文件可能在中国教育史上是首次提出的,也将是今后若干年内我们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执行文件。希望我们各个区县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并给予认真的贯彻落实。


    我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改革于2001年启动,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于2007年启动。这是北京地区在体育教学方面最主要的任务和难题,也是我们近几年始终不懈的重点工作。特别是为了总结高中模块教学经验,推进我市高中模块教学的步伐,自2007年进入高中课改以来,共组织全市统一的新课程培训3次,参加培训的人数达到了2000余人次(全市的初中和高中体育教师人数为3079人),培训工作覆盖了所有参与高中新课改的教师;共组织了5次全市性的高中体育课程教学观摩活动,观摩人数达1500人次。其中,在顺义杨镇一中和北京二中举办的高中模块教学观摩活动受到了全国专家的好评,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我市已经向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大会报送优秀课41节,其中获一等奖11节、二等奖14节、三等奖16节,3人次分别在第二和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大会上进行了教学展示(每一届全国展示课的数量基本为10节)。全国的专家们都高度评价我们北京市的体育课程改革的力度和推进步伐,并肯定了我们北京市的课程改革效果良好,这是我们在座区县共同努力的结果,但也是今后几年仍需花极大力气进行推进的工作,难题仍然非常多。

    多年来,市教委体育美育处格外重视体育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与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紧密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各区县的教委体卫科长们常常对课程教学工作关注不多,只推给教研员们去管。有几次全市性的课程展示或研讨活动,我们都去主持会议并讲话以示重视,但却很难看到我们的科长到会场!在此,我希望体卫科长们一定要明确课程教学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要关注体育教学,要加强对体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关注和指导;一定要加强与本区县学校体育教研员和其他相关科室的更紧密合作,共同指导本区县的体育教学工作。


    北京市的学校体育科研工作开展的普及程度并不理想,科研水平也与首都地位不太相符,这些都是我们今后需要加强的,在此我希望各区县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重视体育科研,重视科研论文的撰写,包括今后全国举行的学校体育科研论文交流评奖活动,我们也要求争取好成绩。

 

    四、狠抓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时效性,努力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目前国家极其重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工作,并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予以确保。为此,学校应当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中学每天下午两节课后和小学每天下午一节课后,都必须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不得以任何理由侵占和挤用。一小时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早操或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对于那些校内生均体育面积不足的学校,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体育场地和校外活动空间,绝不允许以场地不足或安全为由而减少学生课外体育锻炼。


    北京市连续四年开展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工作的专项督导检查,并不断加大对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落实的督查力度;近年来,市教委已经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对中小学的综合督导内容及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各区县和学校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方案和措施。


    但应当承认,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落实情况依然不能令人满意,有的学校是在走形式、做样子,甚至是在对付上级的督导检查,并且这样的学校并不是个别现象。从推广《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工作中,我们逐步发现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为目标性评价标志是能够产生实效性作用的,比我们目前简单要求落实学校开展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要有效的多。因此,今后如何从形式到效果督导检查学校体育工作是我们进行探索和改革的重点。

 

    五、关于体育中考改革
    根据中央7号文件的要求,按照北京市委6号文《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中“不断完善和规范体育考试内容和评价方法”的具体要求,市教委与市考试院和市教科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共同研制北京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改革方案,并决定采取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体育考试改革。2008年,市教委首先发布《关于2009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与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对北京市2009年的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方案做出了具体调整规定,体育考试分数仍以30分计入初中学生升学考试总分,仍然是每生考三个项目,但实行全市“四统一”的体育考试原则:即统一考试项目、统一成绩评定标准、统一考试规程和统一考试时间。

    同时我们按照中央7号文件“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的规定,正在抓紧研究制定2010年后北京市体育中考的实施方案。

 

    六、关于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
    根据教育部、团中央和国家体育总局的统一要求,我们已经连续两年组织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2008年10月26日,在密云县西田各庄中学,北京市举行了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起跑仪式。教育部、团中央和体育总局以及北京市教委的领导都出席了起跑仪式。全国主要新闻媒体都充分报道了在北京密云举行的活动,北京市再次为全国学校体育界做出了表率。


    在第一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与奥运同行”冬季长跑活动中,北京市积极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冬季长跑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掀起了阳光体育运动高潮,而且一大批集体和个人在此次活动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并且受到了全国活动组织委员会的表彰。其中北京市教委获得了“2007--2008年度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冬季长跑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一批学校和教师获得了“优胜学校”、优秀体育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称号。但这个全国性冬季长跑活动的组织形式比较特殊,他主要是依靠网络报名和网上汇报锻炼进度,国家就是依据网上汇报的情况进行评选和表彰。我们按照冬季长跑属于学校体育的常规锻炼形式,北京市的组织也就同样依据国家要求开展,除了专门发文部署和组织全市起跑仪式外,基本就是依靠各个学校自行组织长跑活动。希望各区县了解和掌握这个活动的组织特点,认真组织和指导学校积极开展长跑活动。

 

    七、关于特长生政策的改革与调整
    这些年我市在高考中实行的体育特长生招生政策,成为推进大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政策导向,不仅使北京高校得到了大批高水平的学生运动员,同时对全市学校体育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群众体育活动的迅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高考中两类体育特长招生政策中,对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全市统一测试和录取工作始终运行正常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对在高中阶段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或者获得市级体育竞赛优胜成绩的考生加20分投档的招生工作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针对目前社会对运动员等级证书的发放和管理渠道繁杂,造成资格审核不规范,使招生部门工作被动。因此北京市对高水平学生体育运动员的招生政策和范围维持不变,也继续实行对二级运动员的考生加20分投档的政策,但按照教育部要求选择了在北京开展比较普及且需要重点发展的15个项目组织全市统一测试。只有测试合格的体育特长生才享受本市高考加分提档政策。全市将统一测试的项目是:足球、篮球、排球、棒球、垒球、手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田径、游泳、武术、跆拳道、健美操和定向越野。对其他未纳入北京市统一测试范围的项目则不再实行此政策。

    为保证社会稳定,此项政策调整将2011年起实行,先出个“安民告示”,使从2009年起入学的高中学生有充分的适应和准备时间。


    提请大家注意的是:今后北京高考制度的改革方向,是不断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考虑在在全国统考的基础上,北京市考虑增加9个学生评价指标。结合学术水平测试、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表现、社会实践评价、职业适应性评价等,综合9个指标系列给学生排列名次,由高校各自需要的不同类别自主录取。其实我们的体育特长生招生政策一直在发挥作用,今后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改革和实施,学生体育素质和特长的效果和作用也会越来越大。调整特长项目与我们普及发展体育并不是一对矛盾,等我们北京的学校体育发展到了相当水平和普及率相当高的时候,所有的“特长生”也就都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还有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我们现在的中小学体育活动都是区分城区和郊区组,这是考虑到城乡差别而特定的对远郊学校学生的倾斜性照顾政策。这个政策只会阶段性存在,今后随着事业发展和城乡差别的缩小会逐步调整。社会上目前已经对我们正在进行的这些特长招生政策要求政府公平公正,因此这种对不同区县的学生采取不同招生政策标准的做法迟早会进行调整。

 

    八、关于“北京市学校体育活动综合实力评估”
    这个办法已经试行了四年,今年将在再次征求你们意见的基础上正式实行,上半年将举行全市大会,请市长出面并颁奖。主要是鼓励区县积极组织参与北京市的各种体育比赛活动,派队参加就有参与积分,获得不同的名次就计算不同的分值。这样一个区县光抓住一两个优势项目或靠少数尖子学生就意思不大了,测评成绩也不会高,一定要在尽可能扩大活动规模的基础上,同时也尽量提高本区的学生活动水平,因此这就会激励各区县全面推动更多的学校和学生参与尽可能多的各种活动,而这正是我们制定这个测评方法的政策导向和目的。目的就是让全社会都来关注我们的学生体育活动,同时也就起了监督和督促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功能作用。过去衡量教育部门和校长的政绩不是只有学生的升学率或重点率吗?现在市领导的要求是不允许公布与考试升学有关的排序结果,但现在对开展素质教育的有关测评和排序结果是支持和鼓励的!因此我们就是要把学校体育、艺术和科技活动等素质教育的开展情况作为各级领导的政绩来予以测评和公示!今年在测评时只计算市级体育比赛活动的普及开展情况,对参加全国和国际比赛活动取得的成绩另外单独计算,前者是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普及状况测评排序,后者是对北京市的贡献分数,两者可以分开排,也可以合计排序,但我们看重的是前者。希望这个举措能为全面提高北京市学校体育的质量和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九、关于奥林匹克教育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评估验收情况
    按照《北京市奥林匹克教育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意见》及评估细则,市教委于2008年12月将对24所培养基地学校进行一年一度的评估验收。评估验收工作按照学校自评、集中评估、专家鉴定三个阶段进行。12月19日进行了集体汇报,通过评审小组的核查、核实,24所学校评分结果如下:得分最高的学校564分,得分最低的学校47分,得分达到优秀的学校(90分以上)18所,良好的学校(75—89分)2所,及格的学校(60—74分)3所,不及格的学校(60以下)1所。


    通过评估验收我们欣喜的看到,24所学校在过去的一年中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如清华附中男子篮球队获得了亚洲中学生冠军、全国中学生高中联赛总冠军,育英学校在国际游泳比赛中斩获15枚金牌、在全国中学生锦标赛中获得30余枚金牌,以绝对优势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14所田径学校在国际比赛中获得20余枚金牌、在08年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获得27枚金牌以绝对优势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育才学校获得全国青少年垒球、棒球锦标赛冠军、亚军,人大附中获得全国U16亚军、66中乒乓球队、大兴一职女子足球队、景山学校男子排球队、实验中学女子排球队、北京四中男子篮球队分别在全国各级比赛中获得了优秀成绩,为北京市争取了荣誉。


    通过评估验收,我们也看到24所学校领导办学理念先进,高度重视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工作,将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视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各基地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完善学校课余训练的管理与运行模式,努力构建合理的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体系,涌现出了一大批课余训练有特点、办学成果突出的学校。


    如育英学校、66中,积极探索教体结合之路,通过多种渠道吸引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进入学校,取得了突出成绩;如清华附中与清华大学联合开设“马约翰”体育班,形成了中学、大学一条龙的培养体系,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运动员,在全国享有较高的声誉;如人大附中,在全国首创中学组建“三高”足球俱乐部,建设了具有规模的训练基地,吸收了大批全国优秀中学生运动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运动员;如大兴一职,在职业高中开设普通初中与高中足球班,建立女子足球各年龄梯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开辟了职业学校办体育的新途径;如潞河中学、大兴一中、杨镇一中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规范教练员、运动员奖励机制,制定了合理、科学的管理措施,带动学校整体运动水平的提高。

    试点校成立20年来,涌现出了一批自己的高水平教练员,有些学校还聘请了一批有经验的*********教练员,并且吸引了一批*********优秀运动员担任中学课余训练工作。这种专兼结合的作法不仅丰富试点校教练员结构,而且使得近几年来各基地校训练水平不断提高,培育出一批高水平运动员。


但通过评估验收也发现,24所学校的发展不平衡,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管理措施的力度、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待遇、财政的投入等方面差异很大,如何促进24所学校的整体发展,全面提高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工作的质量,需要我们共同去探索。
    今后我们北京市需要加强学校体育人才大中小学一条龙建设。建议各中学多主动联系有关大学,为中学生运动员争取更多更好的升学出路。例如07年北航整体接受了人大附中的足球队。

 

    十、关于备战今年全国中学生运动会
    今天,距离第十届中运会正式比赛只有8个月时间,三大球六支队伍的预赛还有两个月就要打响,参加中运会任务迫在眉睫。


    回顾2005年在河南举行的第九届中运会,北京代表队当时制定的目标是保五争三。最终以13金、10银、17铜列奖牌榜第二名,以633分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超额完成了任务。其中由育英学校的游泳代表队获得7金、八人次破记录、得234分的好成绩,是代表团贡献******的队伍。其次是由清华附中、农大附中、潞河中学等九所中学组成的田径代表队获得1金、5人次破记录、177分;此外,实验中学的女子排球队获亚军;大兴一职的女子足球队获第三名;实美职业学校的武术代表队获2金、83分;66中的乒乓球队获3金、54分;都为代表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北京能够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是游泳、乒乓球、武术等项目超水平发挥,田径、排球、足球、篮球等项目成绩稳定的前提下获得的。

    第九届中运会获得的成绩是北京参加历届中运会最好成绩,所以今年的第十届中运会我们的压力不小,要想达到上届的成绩,我们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我们也要吸取上届的经验和教训。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放弃对任何项目的努力和争取,不放弃对任何运动员的期望和鼓励,不放松对任何环节的注意和管理。人人都争分,队队做贡献。根据近几年来北京市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综合各项目发展状况,第十届中运会北京代表团的竞赛成绩总目标是“保四争二”。这个目标难度还是很大的,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希望在座的所有学校领导、老师既有压力,也能形成动力,从现在开始投入到紧张的备战工作中去。


    在距离中运会还有8个月、距离三大球预赛还有两个月的紧迫时间内,我们向各区县提出几点工作要求,希望你们支持区县的学校队伍:


    1、制定各自的目标和周密计划,明确各项目在全国的位置,各支队伍都要确保优势项目、挖掘潜力项目、提高弱势项目,我们的中运参赛口号是:“人人都争分,队队做贡献”!


    2、支持学校按照竞赛规程上报运动员资格审核,要做到“不犯规不犯傻”,逐步完善北京中运参赛队伍的组建,确保打造一支北京市最优秀的学生队伍出现在中运会赛场上。


    3、全力支持各学校的保障机制,从训练竞赛、后勤保障、医务监督、情报信息等方面明确分工,做到计划周密、万无一失。确保运动员的训练、生活、竞赛安全,不出现伤病,做到赛前不减员。


    4、支持指导各学校制定赛前集训工作计划,提高训练的针对性、科学性,在保护好运动员不出伤病的同时,确保赛前训练质量,提高训练效率。


我们已经分别对各项目明确了中运会的任务指标,要求各区县同样树立大局意识,加强配合协调,全力支持学校的有关工作,一切为了北京市的成绩和荣誉,把备战工作做好做实,再次争取北京团竞赛成绩和体育道德双丰收。

 

    十一、配齐配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保障体育教师的权益,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体育教师是我们进行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但是,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就能满足开展工作的需求,再加上目前的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扩大了我市学校体育教师的缺口。数量的长期不足,直接影响到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加快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要从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市委6号文件的高度来加大体育教师的配备和培训力度,保证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够用,专业过硬。


    在体育教师的数量方面,要求各区县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设置方案中体育课时的实际,要按照体育课时占学校整个教学时数的比例,合理配置体育教师的编制数额,保障中小学校日常体育工作的需求。


    在提高教师质量方面,要进行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考核,开展日常培训和教研活动。按照市委6号文件的要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工作从2008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连续考核3年,并以形成长效机制,考核以新课标配套教材的相关内容为范围;另外,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评优和中小学体育教师创编操评选活动;每3年举办一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等,通过这些工作,有效地提高了一线教师的专业能力,为他们的专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要合理计算体育教师的职称评定和工作量:带早操或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等学校体育活动,都应计为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并按照有关规定发放体育教师补贴,通过多种方式,关心体育教师的生活,激发广大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

 

    十二、加大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和利用率,扩大生均活动面积,保证学校低值易耗体育器材的常量
    目前,我市正在进行初中校建设工程和部分学校的布局调整,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加大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严格按照《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细则》进行建设,加大中小学体育办学条件达标工程的推进力度。


    对于市区部分学校生均体育活动面积不足的问题,建议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统筹协调本区域建设规划中的体育资源建设,统筹安排、综合利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充分考虑青少年体育锻炼设施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基本的体育设施和运动条件。争取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要向周边学校开展课内外体育活动免费或优惠提供条件,力争使北京市城八区的每一所中小学校都能联系上一所公共体育场所。


    各中小学应该按照《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配备相关体育器材,并保证低值易耗体育器材的数量,使其满足学生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最低需求。学校应该科学合理地使用有限的学校体育器材,场地器材有限的学校要合理安排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消除上午一二节不排体育课的现象,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率。

 

    十三、切实保证体育活动安全
    近年来,个别学生出现的体育运动伤害事故严重地影响了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其实,学校体育作为一种比较剧烈的、具有竞争性质的身体技能训练和竞技活动,难免出现意外,现在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学校往往承担了无限责任。许多学校为了避免出现运动伤害事故,便采取消极措施,因噎废食,以牺牲学生的健康为代价换取“安全”,这是不对的。


    体育活动的安全必须予以保证,但是绝对不允许因噎废食。我们要想办法,科学地解决体育活动的安全隐患问题,采取积极的态度,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学校应该定期对体育场地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对于确有安全隐患的场地和器材要积极进行维修,把危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学生体质的增强和运动能力的提高,是减少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应当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学校体育的安全工作。

 

    十四、关于体育比赛组织工作的改革建议
    我一直对我们体育比赛的组织形式有看法。本来我们应当把学生体育比赛办成孩子们的节日,既要让学生们乐于展示自己、陶醉其中,同时也要让观赏的学生观众们受到熏陶,并过观看比赛培养更广大学生的兴趣和修养。但目前我们的比赛功利色彩太重了!有时就是把比赛节搞成了选拔体育特长生的应试考场!这就把我们的体育宗旨搞偏了,背离了我们举办学生体育活动的初衷。现在我们举办体育比赛要开始尽可能要求组织学生观众,组织工作上虽然增加了难度和工作量,但我们把每一次比赛都办成学校的体育节!办成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体育展示和欢聚的平台,我们应当这样做,也值得这样做,这是我们学校体育工作的责任。


    我们要求各区县落实中央7号文件要求,规定学校每年都要组织春秋两季大型学生运动会。

    北京市除了每年都举办全市大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以及各种传统的球类、游泳等奥运体育项目比赛之外,还积极鼓励和提倡各个大中小学校因地制宜发挥各自的体育传统和特色优势,多种形式地开展诸如跳绳、跳皮筋、踢毽、独轮车、轮滑、登山、飞镖、啦啦队比赛以及舞龙、太平鼓、抖空竹等各种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并且每年都举行几十种各类传统系列体育项目的全市性学生比赛。加上各个区县和所有学校都已经形成了贯穿全年的各种传统系列竞赛活动,使北京市广大学生能够在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锻炼体魄,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和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


    今后我们市级活动应当将更多的举行学生集体类的竞赛。而且我们正在实施学生课余活动的“重心下移”,既学生活动不一定非举办市一级比赛,我们希望区县、学校更多地更频繁地组织学生体育活动。

 

    十五、关于区县体育工作管理职能的建议
    目前事多人少,工作忙不过来,但我们市教委充分发挥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和体协的作用,取得了极好的工作效果,为我们承担了繁杂的事务性工作。现在要求各区县也进行这种工作职能转变的改革,参照市里这种职能运作的工作模式,充分利用和发挥区县的学生活动中心以及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最重要的就是应在活动中心内部组建起专门部门,负责统筹策划、研究指导和组织实施学生体育、艺术、科技活动,使之成为本地区素质教育的活动中心、指导中心和研究中心。同时北京市中小学生运动协会还提出各区县应当组建各区县的体育运动协会分会,就象我们市里这样的结构,帮助政府组织各种体育比赛,这样你们政府部门才可能抽出时间精力开展调研、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组织评估检查。

 

    下面谈谈学生卫生工作:
    十六、开展全市学校卫生防病视导工作

    为贯彻中央7号文件及教育部、卫生部的一系列学校卫生工作规定,进一步提高学校卫生工作水平,结合《北京市学校卫生防病工作规划》, 2008年年初,市教委、市卫生局联合开展了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卫生工作视导,共同制定了《北京市学校传染病管理指导意见》、《北京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撰写指导意见》及《北京市学校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管理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视导内容结合《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验收标准》和《北京市学校卫生防病工作规划(2006-2010年)》的具体要求,指导学校2008年的防病工作,重点检查学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食品卫生安全、传染病预防控制等工作中存在漏洞、隐患和问题,指导学校提出解决方案,确保措施有效。要求视导学校覆盖率达到100%。进一步强化各部门的管理意识,转变学校卫生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规范学校卫生防病工作方法,尤其在学校传染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工作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联动工作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提供学校卫生工作水平。2009年我们继续开展卫生防病视导工作,视导的内容将有所改变。

 

     十七、积极推进“健康促进学校”评估,进一步提高评估验收覆盖率
    作为北京市学校卫生工作的主线,北京市教委联合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红十字会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工作。到目前为止,健康促进学校数量已增至571所。按照市政府的有关要求,今后每年评估验收100所,并争取在几年内提高覆盖率,最终实现全市所有区县学校全部达到健康促进学校标准。


    2009年,市教委将根据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5号)精神,结合贯彻中央7号文件的要求对目前我市健康促进学校标准进行修改,并于一月出台新修改的健康促进学校标准。2009年,我们将对200所学校评估,同时将布置各区县开展自查工作。市教委在2009年底前将以抽签的方式,实地验收各区县上报通过验收的学校。各区原则上抽中学、小学各一所,如抽查不达标,则要求全区重新评估。请各区县早做准备。

 

     十八、针对学生视力问题加强科研和实效措施,积极推进新眼保操
    为加强中小学生爱眼卫生健康教育,使广大学生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用眼卫生习惯和正确的读写姿势,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包括读书、写作业、看电视和使用计算机等时间),教育和指导学生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卫生局组织我国知名的中西医眼科专家和长期工作在基层的学校卫生工作者研制了2008新版眼保健操,眼保健操的新增元素既保证了眼保健操的效果,又更适应学生兴趣,使眼保健操更加简便、卫生、安全和有效。通过科学的论证表明,新版眼保健操对改善学生视力、缓解眼部疲劳效果明显,各项指标优于现行眼操。《新眼操》已于2008年9月新学年开始在全市各中﹑小学校使用,教学光盘和挂图已于开学后陆续发放到全市各学校。市教委、市卫生局还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学校《2008年新版眼保健操》进行培训,对各学校的使用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和效果评估。希望各区县加强对学校开展眼保操的检查监督。


    2009年市教委将进一步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的检查、指导,尤其是对新眼操的实施使用情况进行督导。2008年新眼操实施以来,我们抽查了部分区县的学校,有的区县工作非常认真,学生做操的状况比较好。比如宣武区教委对全区所有学校进行了检查指导,学校也比较重视。但是也有个别区对工作重视不足,学校也不重视,学生更不认真。还有些区县将做眼操的时间安排在第二节课后,这样容易被托堂的老师占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规范做眼操的时间,并对保护学生视力的提出一系列的要求,以便实现市委市政府6号文件的总体目标。


    针对近几年北京市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上升的问题,市教委加强了中小学生的视力保护科研工作。其中,东城区对“学生读写姿势”做法效果良好,很有必要推广;东城区 “监督体育课”的做法也值得借鉴。

 

    十九、免费组织中小学生健康体检
    2008年9月3日,我市出台了《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从08年秋季开始免费为全市中小学生安排一次健康体检,为中小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出具体检报告,给予健康指导,并及时向学校和学生家长反馈有关情况,以提升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体检工作以各区县教委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为主组织。
    中央和北京市文件都明确体检费用由政府承担,市教委与财政局也发了文件。为了检查体检费的落实情况,北京市将对各区县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在规范了体检费后,我们将加强对体检工作本身的规范。

 

    二十、再次开展对保健所建设进行评估检查
    市委6号文件提出了“加强区县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建设。”今年将下发保健所评估标准,再次开展对保健所的检查评估。请各区县抓住机会,加快自身建设,提高档次水平。希望加强与卫生等部门更加紧密的合作,还希望处理好与保健所的关系。

 

    二十一、推进保障学生饮食安全的软硬件设施建设
    学生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备受社会和家长关注的重点问题,特别是北京作为首都,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健康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为此,市教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针对突出问题,认真组织调研、多方筹资、多方动员和协调,投入人力、物力,确保饮食安全问题全面彻底得以解决。


    从2004年市财政投入2000万元改善农村学校医务室条件后,各级政府都不断加大对硬件设施的财政支持力度,以确保2010年学校体育办学条件优先达到《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


    2008年8月,市教委为进一步解决我市中小学生校内饮水问题,市和区县两级政府筹措2480万元专款,为13个区县的518所学校安装了饮水机,为学生提供安全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为提高学生餐食品原材料的安全性,加强生产单位对原材料的初级检测能力,08年市教委又投入50多万元为所有的学生营养餐定点生产单位配备食品安全检测箱;同时,市教委与卫生部门积极推进A级学生食堂建设工作,提升学校食堂管理水平,开展了“卫生标准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通过新建和改造,完善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的管理体系和操作规程等各项工作,进一步推动了中小学校创A级食堂建设,有效加强了对学生食堂的考核和监督。2008年底已在全市城8区全面消灭C级以下等级的学生食堂。

 

    二十二、推进健康教育课工作
    在2009年的市政府实事中,有一项为“千名医生进学校工程”,这说明市政府对北京市的健康教育师资建设问题尤为关注,而且将给予更多的支持。


    加强校医队伍建设,靠目前文件要求的按照600:1的师生比例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是相当困难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确保每校至少有1名取得医师资格的医师。这项工作如果指望由市教委出政策予以落实几乎是不可能的。需要我们各区县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等哪个区县有了成功的试点经验我们市里再出来加以推广。


    目前,健康课任课教师的问题也很多,健康教育课时的落实也存在巨大的困难。为保证学生接受全面系统的生命健康教育,我们在2009年将从市一级的层面开始推动,将联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综合有关青少年健康教育内容,编写全市统一的生命健康教育读本,然后在区县全面实施健康课程工作。我们开始推动

    二十三、关于网络信息化建设
    市教委体育美育处的卫生网页已经建立起来了,但目前作用发挥得还远不够,今后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和宣传窗口作用,要及时将各方面信息登载在网络上,比如我们这次会议的所有文字资料都会放在网上。请各区县有关部门和干部经常浏览我们的网页,并配合市教委做好网络的建设和运行工作。从2009年开始,我们一般的会议通知、统计要求等都不再发纸张文件。我们的目标是逐步实现办公网络化,也就是实现无纸化办公,希望大家配合。


    总之,在各区县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学校卫生工作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少领域的改革和工作都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但同时也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这与首都的地位不相称,与北京目前拥有的相对充足的卫生资源不相匹配,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改革目标也不相称。希望我们通过不断交流研讨,共同更新观念,改革创新,根据各区县的不同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开展多种模式的探索,走出一条首都学校卫生改革发展之路。